⊙^⊙ 即最小电气间隙的基本绝缘为C1+C2=2.34mm(由于峰值电压500V大于输入电压峰值),加强绝缘为4.68mm。爬电距离计算:按照污染等级2、材料类别Ⅲ可知265V有效值电压在表2N的250V和320V之爬电距离其实是一个边界平面,这种边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横跨两种截然不同的额定电气强度(每个单位距离的承受电压值)的材料,因此两个导体之间的距离应该是按
1、工作电压大于250V至440V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3mm,爬电距离>4mm。2、工作电压大于130V至250V的电控部分与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2.5mm,爬电距简单地讲,爬电距离是: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的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
●ω● 电气间隙:在空气中,鸟飞最短的距离,例如从东北到海南空中走最短的路。爬电距离:在地上,蚂蚁1、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2、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3、爬
电气爬电距离是指电气部件或高压接触点之间的最小机械距离,它保证这两个电气部件间不发生意外接触电压搭跨或火花,从而使电气安全得到确保。要保证电气安全,其技术要求是:在正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量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带电,导致绝缘材料的带电区域出现带电现象。电气间隙:测量两个导电部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