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随器总增益为1,较少自激。但为防止自激,输出可以加上相位补偿电路:用1个2K电阻并联1个100pF电容后接GND;若已有阻性负载,只接补偿电容即可。2、供电电压第三种就是超前-滞后补偿,即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运放单元。总之,万变不离其踪。04 容性负载该怎么处理在平时的电子电路设计中,会由于不小心或者不注意负载的特性,而使电路变得震
为了让运放能够正常工作,电路中常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加一相位补偿电容。1 关于补偿电容理论计算有是有的,但是到了设计成熟阶段好象大部分人都是凭借以前的调试经在进行高精度或小信号采样时,可以选用低失调电流运放,因为加入补偿电阻,也代入了一个新的噪声源,要慎重加入。偏置电流是运放的主要误差之一,在之后的坑中,还会介绍一些影响后级的
最近在看书的时候对运放的稳定性比较感兴趣,不管是拉扎维还是Allen还是Pual gray的书中,对运放的稳定性基本上都是围绕一级或者二级放大器介绍,最多三级,级数再多的话,整个系统的极运放补偿技术有很多种,如“主极点补偿”,“增益补偿”,“超前补偿”,“补偿衰减器”以及“超前-滞后补偿”。任何补偿技术的理想结果都是从纯稳定性角度使多极点
查找原因,仔细阅读DataSheet发现,原来LM709和uA741,TL061,LM312这些运放不一样LM709需要接2只补偿运放补偿技术有很多种,如“主极点补偿”,“增益补偿”,“超前补偿”,“补偿衰减器”以及“超前滞后补偿”。任何补偿技术的理想结果都是从纯稳定性角度使多极点系统(高阶系统)接近单极点整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