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用文字表示即:正矢=(弦长X弦长)÷(8×半径) 1.2 无缓和曲线时,圆曲线始终点处正矢如上图所示,当圆曲线与直线相连时,由于测量弦线的一端伸入到直线内,故圆曲线始、终点ZY、YZ)(缓与曲线起点)F终二Fc-Fo(缓与曲线终点)FI=FS=FC/N(N=Lo/B:缓与曲线分段数)F2=2F1F3=3F1FI=IF1(I为中间任意点ZH点后半点正矢的计算后=25/48*Fi因为ZH点正矢fo
(`▽′) (1)缓和曲线始点左右邻点计划正矢的计算,如图3所示,ZH不在测点上,位于直线上О点与缓和曲线上1点之间,O点距ZH 为a,1点距ZH为b,相应的正矢分别为Fo和F1。λ为半弦长,即λ=L/2。文章FC :圆曲线正矢δ:ZY 点到后点的距离τ:ZY 点到前点的距离三、缓和曲线上整点正矢的计算(起始点正好是测点) (1) 缓和曲线头尾的计算:F 0=F1/6(缓和曲线起
曲线正矢值即为来曲线的正矢函数值,曲线正矢源即曲线的正矢函数。正矢函数是现在基本不用的三角函数中一种,公式为:versin(θ) = 1 - cos(θ)。历史上用过下面两个函数:正矢(versi圆曲线各要素计算公式T=Rtan(A÷2)◢ L=π÷180(RA) ◢ E0=R÷Cos(A÷2) -R◢ Q=2T-L◢ 说明:T 切线长;R 圆曲线半径;L曲线长度;E0 外矢距; Q 切曲差; A
曲线正矢计算公式是F=C(弦长)2÷8R,曲线正矢值即为曲线的正矢函数值,曲线正矢即曲线的正矢函数。正矢法又称绳正计值=(λ/2)·α,公式中,λ为正矢测点间距(m),a为曲线转角(rad),则计划正矢合计值=(10/2)×2°21'58"=206 mm,可以看出曲线计划正矢累计合计值与计算出的计划正
ˇ﹏ˇ 二、正矢计算公式: 1.圆曲线正矢: f 圆= 50000 R 2.正矢递减率: f 递= f圆缓长/10 3.曲线全长: -1- L= πRα 180 l 式中α为度°,曲线偏角一般为六十进制的度二、圆曲线正矢的计算1、曲线头尾正好位于起终点桩上FC=L2/8R L=20M 时,FC=50000/R FZY=FYZ= FC/2 2、曲线头尾不在起终点桩上曲线正矢超高公式上行# 曲线要素起讫里程R